测绘天地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测绘天地 > 测绘科研

长江经济带(江苏段)时空大数据平台
来源:空间中心 时间:2020/3/10 14:38:47

 

长江经济带(江苏段)时空大数据平台(以下简称“平台”),充分利用大数据理念,构建长江(江苏段)近二十年一张空间底图,并结合环保、交通、水利等部门权威数据,可客观掌握长江江苏段区域的历史和现状情况,为长江经济带(江苏段)布局、管控、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科学决策支持。平台特点主要如下:

(一)绘制一张资源环境底图,服务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。

平台整合了2000-2019年长江(江苏段)卫星和航空影像照片,以及地形地貌数据、长江岸线、入江支流等信息,形成一套江苏境内800余千米长江岸线动态、完整、无缝的电子底图,以时间和空间维度,宏观、微观和漫游视角客观展现长江(江苏段)地理环境全貌;同时,通过收集各部门权威数据,服务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。如:基于统一的长江(江苏段)底图,利用交通厅提供的非法码头数据,对应各类非法码头拆除或整改情况进行展示、统计分析,服务长江(江苏段)非法码头专项整治。

(二)监测生态环境污染治理,反映整治修复成果。

平台掌握了长江292条入江干流的空间分布情况,把水利厅水质监测站的感知数据也纳入到平台中,通过平台可以及时了解长江支流不同水质状况。平台通过历史和当前长江(江苏段)环境情况对比,可直观反映近年长江(江苏段)特别是重点区域的整治修复成果,可为生态修复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;同时,利用对比分析结果客观评价整治修复进度,增强生态环境修复的监管力度。

 

(三)综合利用时空大数据,全面掌握区域岸线情况。

平台接入、融合各行业数据,可准确掌握岸线资源和利用情况。平台可根据岸线稳定性、水深指标分析沿江八市的一、二、三级岸线资源信息;同时,平台客观展示了长江港口岸线、工业岸线、饮用水源保护岸线、过江通道岸线、生活旅游岸线和自然生态岸线分布情况,能准确反映长江岸线现状,促进长江岸线清理整治和生态改造。此外,平台融合沿江企业、码头、过江通道、水质监测站、生态红线、保护区等专题信息,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和挖掘,直观反映重点企业、码头、取水口等分布、集聚密度情况。


(四)优化产业布局,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提供数据资料和辅助支持。

平台收集整理了江苏沿江2千米范围3000多家工商部门登记企业,可进行分类展示,并了解沿江企业经营范围、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,可用于辅助进行整治和产业布局,也可用于突发事件应急支撑;同时,平台利用2015-2018年地理国情数据,客观统计沿江岸线区域的生态、生活、生产“三生”空间利用和沿江两岸产业发展情况,推动长江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。